ENGLISH |
【IBS·学术小百科】带你走进汉服文化
   大家好
欢迎来到学术小百科第十期!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汉服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常见。对于汉服,它有什么形制?它如何发展?汉服文化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借此次机会和大家共同探讨汉服的文化与当今社会如何看待汉服的问题。
 
一.汉服的基本常识
汉服的历史发展是源自黄帝制冕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在周朝渐趋完备,汉朝时受四书五经的影响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而汉服延续千年,后来满清入关施行“断发易服”运动,汉服开始断层。下面是几种简单的汉服常见款名称与所对应的朝代。
  1. 商周至秦汉:曲裾、直裾、圆领袍

  1. 唐朝:齐胸襦裙、交领半臂、坦领半臂、圆领袍
          
  1. 宋朝:褙子、圆领袍、比甲
            
4.明朝:立领、袄裙
            
二.汉服的发展
汉服从夏商周时期初步确立,然后受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影响,才成为了如今见到的各种不同型制的汉服。



  
三.汉服的意义
汉服虽然是我国传统服饰,而且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能见到身着汉服的人,但是长袍大袖却过于累赘,不适合现如今的快节奏生活,所以大多数人对于汉服持观望态度。而汉服如何日常化,必定是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从而成为更适宜现代人生活的一种服装。
随着汉服运动的兴起,一大批商家瞄准时机从而推动了古风摄影、汉服店、汉服周边以及动漫等一大批商业发展。虽然汉服的发展离不开商业的推动,但不应该成为一种哗众取宠的形式。例如有的汉服商家没有真正了解过汉服就推出了一系列名为“汉服”的服饰而混淆消费者,不仅造成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错误认知,还使传统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冲击。
汉服作为一种服饰,是人们生活中必备的物品,它在千年历史的长河中吸收了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变迁,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是时代背景下的产物。然而它的发展仍然需要商业的推动从而使人们去真正认识汉服,把汉服文化带到大家的视野中。
 
下周五,学术小百科将为大家带来更精彩的内容
请各位拭目以待吧!